看了罗翔老师的一个视频,获益匪浅。
(这是链接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BK411L7DJ/?spm_id_from=333.999.0.0)
有很多人说:我读过很多书,很多名著典籍。可如果我读过的书都忘掉了,当初的阅读还有意义吗?
读书无用,无用之用,方为大用。
陶渊明说:勤学如春起之苗,不见其增,日有所长。其实把勤学两个字换成读书,也是比较贴切的。
我们没办法很快地直接地看到读书给我们带来的东西。读书就像吃饭,我们从小就吃饭,从未间断。我们不会吃了一顿饭马上就能看到它给我们带了什么显著的用处,可这每一顿饭,在慢慢地帮助着我们的身体发育和成长。
(推荐罗翔老师带读理想国系列视频,干货满满。在我的收藏夹整理出来了完整的视频,有兴趣的可以看看。)
好比竹篮打水,看起来是一场空,可是经过水的洗礼之后,竹篮不是比先前要干净许多吗?
好比有一阵如丝如缕的蒙蒙细雨,或许连地皮都没有湿多少,可我们能说地上的小草、路旁的树木没有受到它的滋润吗?
好比我们可能记不清几天前的某个晚上吃的什么饭,但是我们能说那顿饭的养分我没有吸收吗?
我们往往记不住自己读过的书里面讲了什么,但只要你曾用心读过,那就会留下印记。就我个人而言,好像在小学的某一天,我突然发现自己无意中看过的,留心研究过的东西(可以是书,也可以是某个我当初出于好奇而关注的事物)会突然在未来的某一天重新出现,带给我惊喜和帮助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,渐渐发现读书和写东西,可以比较纯粹地给我带来很好的休息效果。这和我的专业无关,这可能和很多东西都无关,但仅这一点也许足以让我持续读下去。
苏辙在《省事》一诗中写到:早岁读书无甚解,晚年省事有奇功。或许也是在说这个道理吧。
省事
【宋】苏辙
早岁读书无甚解,晚年省事有奇功。
自许平生初不错,人言毕竟两皆空。
空中有实何人见,实际心知与佛同。
烦恼消除病亦去,闭门便了此生中。
好看请赞,养成习惯 🙂
非特殊说明,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reliableyang.cn/1032.html
共有 0 条评论